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法苑风采
石 鼓 涛 声
分享到:
作者:郭密林  发布时间:2010-03-17 10:25:55 打印 字号: | |

石鼓名声,如雷贯耳。读书闲暇,虽有寒风薄雾,不妨乘兴一游。

  远看石鼓,青草绿树如荫,尽掩石峰原貌。

  其实石鼓,乃一石山,高不过百尺,方圆不过百米,一弹丸之地;湘江、蒸水自石鼓山南向北,一左一右,夹击石鼓,形成唇齿之势,故当地百姓曰:石鼓嘴。

  石鼓山顶平坦,四面陡峭。每至梅雨,洪水滔滔,大浪激流,泥沙俱净,石鼓四面环水,光秃秃,纯一石岛,一岿然于大江大浪之山峰。

  雨季过后,浅水薄浪,石鼓山背石地,尽浮于水。此时从石地进山,观山脚石壁,尽砂岩,层次分明,老石上,或有一层雪白、浑黄的硝石痕迹,显出一种古朴。

  石鼓山脚没水处,日夜江水,水流不断,其断岩、裂石、蚀洞,刀砍斧劈一般……若退船远观,石鼓仿佛饱经风霜之千年老者,在湘江中流击水,显得那么沉重——后人在此不断垒石奠基,将如盖石鼓层层托起,傲然是中流砥柱,日夜搏击在这疾风大浪之巅。

  听老船工传说:古时,渔夫夜卧船底,闻水浪拍岸,若鼓声响耳。

  石鼓山峰,古有书院。唐朝文豪韩愈不禁赋诗赞叹:“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讲学和赋诗,石鼓书院,成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名扬天下。

  难忘1944, 衡阳保卫战,日军狂轰滥炸40多天,千年书院毁于一旦……

  石鼓废墟,今建一公园,筑有过桥、游廊和瓦亭,种有花草树木……大片旧址,百姓杂居门前。

  公园门口,现存石鼓一面,朱陵洞壁,刻有“东崖”诗书,但我最欣赏的是长在岩壁上的野草和灌木:不须雕凿,不须修饰;不与花争艳,不与树争雄──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挺立在石鼓之嘴,脚下岩壁的灌木丛,二三只鸟飞来飞去,对河的来雁塔,是一树模糊的塔影,远岸的珠晖塔,是一片迷茫的雾色。

  湘江、蒸水一浪浪扑上来、扑上来:石鼓书院朱熹大师羽扇纶巾的侃侃而谈湘西草堂王船山先生夜灯下的奋笔疾书耒水河面孤舟上贫病交加的杜甫老人无言的绝唱……在雾色的苍茫中忽闪忽闪。

  我两眼微闭,树欲静而风不止:蒸水渔民的拉网小调西湖姑娘的采莲曲湘江船工的号子歌……随汹涌的风声浪声湘江声飘荡。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双手展翅,魂兮飞扬,仿佛一位腾云驾雾在石鼓峰口的仙人,又好像一条披波斩浪在湘江浪尖的游龙,迎风扑入那涛声雾海的混沌之中。

 

来源:衡阳中院
责任编辑:肖文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