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法苑风采
扎根基层“接地气” 深入群众“找灵气”
分享到:
作者:刘上红  发布时间:2011-05-04 11:59:08 打印 字号: | |

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自己的坚忍不拔,更离不开沃土的滋养、风霜雪雨的历练。青年干警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谆谆教诲、工作的屡屡磨练,更离不开群众的精神洗礼、实践教育。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成长在和煦阳光下、工作在舒适办公室的年青法官,阅读案卷材料,接访案件当事人,间接知道小康社会中还有“屋漏者”、和谐中国时有不和谐,但却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缺少“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的草根情怀。

传统之美在于渊源流传、在于给力和谐、在于以人为本、在于促进发展、在于幸福百姓。以民为天的传统我们要发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树立,群众工作方法我们要学习,学习马锡五的“苍天”精神、宋鱼水的“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司法能力,“法官妈妈”陈燕萍、刘湘云的法外有情的慈母情怀,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彻底摒除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的官僚主义陋习,扎根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找灵气”。如果没有进社区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办实事活动,我们就不会知道城关镇还有“残疾人村”、滨江社区有多达15名刑释解教人员需要帮教;如果没有下农村开展服务民生大走访,我们就不会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有诸如农网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问题急需解决、许多贫困户需要帮扶。

扎根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找灵气”。就是要坚定“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咱老百姓”的信念,牢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握正手中的法槌,敲出社会和谐、民生殷实。

扎根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找灵气”。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愿。就是要学习马锡五工作法,下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依法依理化解矛盾,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在“接地气”中深刻感悟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诉求,用群众接受的方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扎根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找灵气”。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源头活水在基层,闭门造车难合辙。基层的经验最鲜活,基层的措施最有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基层的大河中摸索“石头”,在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金子”,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作,使路子越走越宽广,司法事业越来越兴旺。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春生又来”。法治之路漫漫,司法使命在肩。我们年青人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法治建设。唯有青春多壮志,扎根基层为百姓,把感情融汇到基层、把目光聚集到基层、把工作落实到基层,在基层的沃土中汲取营养,长成参天大树,绿荫百姓,造福一方!

 

来源:衡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肖文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