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2011年4月30日《衡阳日报》湖湘.法眼刊登的“来吧,请把我杀死”的文章,心里格外沉重。
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因缺乏社会经验,沉迷于侦探、悬疑、奇幻小说,总怀疑黑社会加害于她,遂起念,与其被黑社会害死,不如死在男友手上。那个同样16岁糊涂的男友,平时连鸡都没有杀过,竟然应女友要求,把刀插进了她的肚子。
事发后,少女虽经医院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男友却因涉嫌故意杀人进了班房,面临牢狱之灾。
两个花季男女,原本学习成绩优秀,在一所名牌高中就读,按照正常的轨迹,只要再等一年,他们将结束中学生涯,走进美丽的大学校园,享受象牙塔里的新生活,可惜,现在这一切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
花季男女对青春对生命的随意扼杀撼人心魄!
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澳洲少女的眼泪折射了什么》,作者曾为16名澳大利亚学生上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一课,他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设计了一个心理游戏:写下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五个事物(可以是人、东西或者需求、心愿等),然后一样样地进行放弃,看看最后留下什么。结果发现,澳洲少女在课外哭做一团。为什么?因为她们没法在上帝、朋友和父母之间做出抉择,只能用眼泪表达她们内心的痛苦和不舍。澳洲少女为什么会哭?就因为她们有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他们敬畏生命!对她们来说,不论是朋友还是父母甚至上帝,他们的生命都是不可剥夺的,都是无价的,她们无法放弃。
他人无法放弃别人的生命,而自己,更要珍惜、尊重生命!
人在天地间,对自己担负着一份神圣的责任。这种神圣,来自于一种不变的信仰,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活着要有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事物、观念、思想甚至概念,非常坚定地信任、认同,以至不自觉会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信仰。有了信仰,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希望。当第一缕阳光照亮你稚嫩的眼眸,当第一丝春风吹绿你青春的梦想,当第一次感动充满你温暖的心间,那都是生命的馈赠!看风景,听音乐,读短诗,听雨声,望天空,品茶酒,哪一样不是与生活的美好相连?!
活着还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不能再版。在亲缘关系中、在社会群体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都在履行一定的义务与责任,我们不但为自己活着,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别人活着,只有我们活得精彩,我们的亲人、朋友才会感觉到幸福。因此,尊重自己的生命,就是在尊重别人,我们好好活着,就是对别人负责任,这也决定了我们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在缺乏信仰的时代,人们看不到希望,只有怨恨、恐惧和疑虑。他们看到的是物质主义泛滥,享乐主义猖獗,出人头地的竞争价值,喧哗的音浪下是一个又一个低落和空虚的灵魂;紧张的生活节奏、社会竟争压力导致愈来愈多放弃生命的故事充斥着我们生存的空间:歌手陈琳、张国荣的纵身一跳、富康接连13起自杀事件、三名90后打工者网络相约赴黄泉…这个社会在未成年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阴暗,而这些阴暗成为了花季少年的榜样和参照。他们以为这就是生命的规则,他们忽略青春可以带来超越想象的美好,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岁月赐予生命以幸福和惊喜。
虽说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虽然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虽然生命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与艰辛,遍布着荆棘与坎坷,但不能因生命的定义复杂,就选择逃避而忽略对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
请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