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假期小憩。突发念头,怀念起了儿时从自家门口通往母校的小路来。刹那间,记忆里的池塘,黄花地,刺草丛,都苏醒了,齐齐召唤起了我。
令人尤为欣喜的是,恰在今年,从县城到老家村上,开通了直达的大巴车。想在以前,每每欲归,除非自驾车,否则,从镇上到村里,十几公里的步行路程,足以让人心里打退堂鼓。若是遇上阴雨天气,坑坑洼洼的小路,路旁沾满污泥的草丛,哪怕只是想想,都将兴致全无。静心一算,我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踏上儿时的小路了。
我所谓的母校,其实是我幼儿时期,上学前班的学校。那个年代的乡下,不似如今,遍地都有各具特色的幼儿园。银星小学是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小孩子小学毕业后,便要去镇上读中学。银星小学坐落于银星村的村头,而我家则在银星村的另一角。每天步行到学校,需要花上一个小时。那时候由于年纪小,也不觉得远。天还蒙蒙亮,我们一群小孩,你追我敢,背上的小书包,随着我们肩膀的跳动,一上一下。铅笔撞击小尺子,叮叮哐哐。那声音在我们听来,仿佛是指挥我们前进的拍子,蹦的越高,跑的越快,当当的声音便越急促,声响越尖亮。时而,我们踹路上的小石子儿,比谁踹的远,能把同一个石子从家门口踹到学校;时而唱着歌,折折路边的花花草草,搁到耳朵边上,或是插到书包的拉链缝里。一路下来,我们的手掌、衣裳被清晨的露珠打的湿漉漉……等到了学校门口,天已经完全亮了。伴着上课铃声,我们欢呼着奔向各自的教室。
那时候,母校门口有一口宽阔的池塘。放学后,我们要绕着池塘边走上半圈,然后才踏上“正路”。夏日的傍晚,空气里,漂浮着正午残留的炙热,偶尔渗过一丝浅浅的寒意。池塘边,高高细细的草丛中,飞旋着色彩斑斓的小蜻蜓。我们最喜欢的是一种深蓝色、翅膀闪着金光的蜻蜓。总想把它追到路上去,好趁机抓住。然而,它似乎总能看出我们的小心思,还没追几下,就又盘旋着飞回池塘边了。我们总是失落不已。偶尔被下班的老师看见,便急急地把我们赶离池塘边,怕我们嬉闹着栽进去。
随着年纪的增长,学业的继续,我离开了家乡。后来,进到了城里工作。坐车或者步行,穿梭在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上,一栋栋整齐的楼房中。偶尔,看着城里的小孩,一个个形单影只,被父母接送上学,看到汽车飞驰而过,会用手紧紧地捂住嘴巴。那条儿时的路,便悄悄地浮上心头。
儿时的路,曾经小石子乱滚的小路,如今已被硬化得不宽不窄。母校依然屹立在那里,红色的旗帜,在冬日的微风中徐徐飘扬。池塘边的枯草,一丛丛,静静地向水中弯着腰。已至晚冬,路边,夏至时葱葱郁郁的黄花菜地,此时放眼望去,土地一块块裸露了出来。其间稀疏剩下些未被采走的黄花菜杆,浅灰色的细长枯叶散落其间。倘若仔细看,还能发现土壤里的刚萌芽的绿苗苗。伴着远处模糊的鞭炮声,我行至了桥边,那里以前是村里的卫生院。记得那会,卫生院里住着一个哑巴大哥。碍于发声障碍,他想要说话时,只能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加上体型较大,又总被一帮调皮的小孩子所戏弄,常常生气地追打小孩。时间一长,就在我们小孩圈里形成了“怪物”形象。儿时经过卫生院,我们都会尖叫着慌忙跑走,生怕“被怪物所擒”。想必那哥哥,对我们,也是一腔无奈吧。昔日我们打预防针的卫生院,周围已经种满了青葱的果蔬,大门内,几个大妈围着桌子打着牌。
路边的稻田里,被割过的稻桩,一注注整整齐齐地留在了田野里。枯黑的茎杆边,围满了嫩绿的细草。见浅紫色的草籽花点缀其中,煞是可爱,便禁不住,蹲下身去,从中采撷了几簇。谁料,摘到手里,远不如它在草堆中的好看。蒲公英的绒毛,杂乱的散在一堆矮小的乱枝杂杆上。几只小麻雀,扑通一声,从树桠落上了一块岩石。哪怕已是万物沉睡的晚冬,遍野依旧不枯燥。
就这样,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就看到儿时住的老屋了。低头看表,居然走了四十来分钟。
人大了,步子就长了。走的快了,步子也匆忙了。不再有“闲情逸致”,不轻易被一只蚱蜢所吸引。生活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中,出门是纵横的马路与飞驰的汽车,满目花花绿绿的广告牌与排列整齐的盆栽。走了几十分钟,满目的景象,只是单调的重复,了无乐趣。再短的路,也觉“步履艰难”。无形中,行走,已成一种负担。若没有私家车,没有几十米一站的公交车,恐怕都不愿出门了。而儿时的路,再长再远,却因路边无垠的山坡,一望无际的稻田,热烈绽放的野花,清新的空气,行走成了“探险”,成了另一种嬉戏,每一步都满是放松的惬意。
再次踏上儿时的路,我的心里,依旧流淌着巨大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