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我由一名在校大学生实现了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很荣幸成为了衡山县人民法院大家庭的一员,满怀着对基层法律工作的热枕和对未来的憧憬,我由县法院分配到了白果法庭工作。
初到法庭,由于自己一直深处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学校的法学教学与法律实务工作之间难免存在在着脱节的现象。对于如何的开展好基层法律工作脑海中曾一片茫然。转眼在法庭工作已经一个多月月,在这一个多月中通过领导和同事的热心帮扶,我逐渐的适应了这边的工作,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实践,对刚步入工作的自己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法律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一、入乡随俗,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环境。派出法庭由于地域关系的原因,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面对的都是最朴实无华的人民群体,在这里只有完全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当地的风俗民情,尤其重要的是要尽快的学会当地的方言,这样与当地的人民交流起来才有一种亲切感,人民群众来法庭办事的时候才能敞开心扉、情真意切的和我们交谈,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知道他们的想法,更好的寻找到开展法律工作的切入点,法庭才能够了解真正的案件事实,实现民与法的相互信任。为了更好地适应白果这边的工作环境,我请我的同事教我讲这里的家乡话,平时也利用业余时间到镇上人多的地方和他们进行交流,向周边民众学习学着多听多说、边听边说。同时,也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这边的方言。
二、无微不至,争做当地民众法律小棉袄。在法庭的工作过程中,必须端正好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处事态度,践行司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在大学期间,深处在象牙塔的包容庇护之下,对外面的事物了解很少,总以为基层爬出法庭的工作是轻松简单的。无非就是调解和开庭处理一些简单的离婚、邻里小额财产纠纷、交通事故侵权案件。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使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一看法。法庭是靠近民众最近的地方,法庭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的实现,法庭不仅仅只是一个审判者的角色,同时他必须肩负起法与民、法与情桥梁衔接的重大责任。由于乡镇自身法律资源相对匮乏,法庭还必须做好更对琐碎具体的工作,尤其是当地民众的法律咨询工作,必须非常体贴细微的给与解答,尽管在有些人看来他们咨询的问题再简单不过了,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解释,其实这种看法是相当错误的,对咨询民众来说,他们咨询的事情都是大事情都是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的将他们咨询的问题解释给他们听,一遍不理解就解释两遍直到他们完全理解为止,不能半点马虎。让他们确实感受到法是为民所立,庭是为民所设。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基层法庭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它直接折射出最基层人民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深切期盼,直接关系到法制中国的根基是否牢靠。我一定会在这个基层法庭的平台上不断地扎实自己本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更好地服务群众,为充实当地法律资源,让民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倍感公平正义,实现法律工作公正的司法出彩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