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一提起法官,人们就会联想到智慧敏锐、公正威严、明察秋毫的“包青天”,联想到庄严的天平、国徽、法典、法槌……但是,基于我国的实际,我国80%的法官都工作在基层法院,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在乡镇的基层派出法庭,如同驻扎于当地的乡镇干部,驻守在最基层干着法官的工作,这就是乡土法官。
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当事人矛盾,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在广大农村、乡镇,家庭之间、邻里之间经常会因为婚姻、田土、宅基地、借贷等问题发生纠纷,这些矛盾可能相对来说都不是很大,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可能就会导致更大的矛盾积累,甚至出现因此引发的民转刑的悲剧。乡土法官位于基层中的基层,处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安居乐业第一线,与老百姓最近,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对法治进程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具体来说,如何做好一名乡土法官呢?
要信念坚定,不辱使命。乡土法官还是法官,要有智慧公心。作为一名法官,就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政治素质。要把自己塑造成高尚的人,也要把自己当成“重要的人”。乡土法官,不是叫你扎根山间地头春耕秋收,而是要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法庭,扎根基层,为群众解决纠纷,为法治做出贡献。只有抱有这样一种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并且刻苦探索,持续进步。
要不断充电,不断进步。学无止境,作为乡土法官也是一样,而且尤为重要。专业技能是法官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法律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社会的知识代谢,要求法官不仅要跟得上,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专业技能过硬了,才能把问题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解决。专业以外的知识学习,不但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还能对群众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点滴的积累和传播,才有人们法治思想的整体进步。
要放下架子,内心认同。作为乡土法官,如果出身于城市,你也要想到三代以上都是农民,你的吃穿,最终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土地、少不了农民的血汗。只有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体会到他的难处和顾虑;只有真正在内心里有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激、尊敬,才会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有效的工作方式。如今全国上下正如火如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就是要求党员、公职人员,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做衣食父母,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要接地气,了解乡土文化。“城里人”的身份可能会让“乡下人”有隔阂,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典型和看得见的事实与群众交流,用土言土语解释法律、做思想工作,才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乡土法官应消除自身的 “城里印象”。在个别农村,有时候法律的效力在人们的心中还不及传统风俗的约束效力。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农村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有时候可能会跟白纸黑字的法条存在冲突,但这毕竟是在少数。真正扎根乡土,吃农家饭、睡农家床,参与农村活动,去了解和体会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道德,并与法律融合起来,才能以理服人、依法决断,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要做好法官,客串“律师”。许多农村群众,法律知识匮乏甚至空白,文化程度不高,在办理案件时,如果不及时给予程序上的指导,对法律进行解释,可能导致诉讼参与人无所适从,也会对顺利办案产生不良的影响。许多当事人,不是要来打官司,而是心中有困惑,想要知道法律的规定,想要了解自己合法的权利义务,但是农村律师缺乏、交通不便,这时候,法官就要担任律师与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运用乡土语言对法律进行解释和宣传,解开他们法律上的心结。
要沟通联系,借力给力。有的当事人,不懂法律,也不愿意了解法律规定和程序,虽然法官可以依法解决问题,但社会效果却不一定好。这时候,“土”问题用“土”方法来解决,法官可以借助乡镇干部、村干部或当地比较有名望、说话有分量的人的力量,一起做工作。他们一般都是本地生活时间很长,与他们交往深,能得到他们认同的人,换一个人说同样的话,有时候会有不同的效果。
要不失本色,维护尊严。乡土法官虽然要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但还是应该记住自己的工作。首先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坚决与奢靡之风划清界限;不能将自己的负面思想、负面行为带到工作中去,对当事人及群众产生负面的印象。其次,面对蛮不讲理又无法做通工作的人,要坚持审时度势,依法办事,不能妥协。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是不能伤害的,在亲民的工作作风中树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意义重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