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调研 > 调研园地
司法的温度
分享到:
作者:胡海鹏  发布时间:2016-07-27 09:56:28 打印 字号: | |
  百度百科对“温度(temperature)”一词解释为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但是,百度百科还没有给“司法的温度”予以解释。

  我想,司法是有温度的,它不但体现在上层建筑的诉讼服务上,也体现在铁面无私司法活动中的人文关怀点滴中。司法的温度表现为人民法院实践司法为民中的人文关怀,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保障;司法的温度来自于阳光审判,是人民法院树立司法权威目标的选择;司法的温度感受于民众人心,是人民法院实现司法公正目标中的自觉。

  司法的温度表现为人文关怀,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保障。司法的温度是人民法院实践司法为民宗旨中的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主体。在司法实践中,有温度的司法无处不在,人民法官所审判每一起案件中的关切一直陪伴着我们,比如全国各地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送法下乡的便民服务和司法救助制度逐渐完善等改革举措,都倾注着司法的人文关怀。

  规则之治作为司法机关的基本功能。人民法官在案件审判的过程中,注重倾听技术的运用,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自觉地向案件当事人解释案件发生事实与案件法律事实的差异,关切案件当事人对案件裁决结果的接受程度,做到情理与法理的交融、法理分析与法律论证的统一,以实现裁判案件做到“事实清、道理明、裁决公、人心服”。

  正如电视剧《小镇大法官》剧中法官王德忠所说的:你要用心了解当事人背后的真正诉求是什么?我们依据的不是冰冷的法律法规,我们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法律关系,我们的职责在于让冰冷的法条拥有炕头的温度,做到接待当事人要和善,裁判说理要和顺,判后答疑要和缓,案件审理要和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司法的温度来自于阳光审判,是人民法院树立司法权威目标的选择。法律是冰冷的、无法言语的文字,但是司法却可以赋予它人性的温度。司法的温度来自于阳光审判,是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公开的坦诚。当“司法温度”成为热门词汇的时候,人民群众对司法权力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基本的正义,更是有温度的正义。

  为了加强“阳光审判”,保障民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和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等系列改革举措来治理司法“不阳光”这一顽疾,以公开促公正。人民法院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全程化、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常规化和公众查阅诉讼档案网络化系列化,建立阳光司法的公开信息平台,解决司法机关与社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树立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还积极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法治宣传等,弘扬司法主旋律。

  为了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依法保障公民旁听庭审权利,最高法院近期又修订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规则》,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机构离自己更近了,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传递出更多司法的温暖。

  司法的温度感受于民众人心,是人民法院实现司法公正司法的自觉。

  司法的温度感受于民众人心,是人民法院实现司法公正目标的自觉。在早期人类社会时期,人们共同生活劳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但是,由于它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就不会给人冰冷的感觉。当某些习惯被国家制定为法律时,就有了明确的规定和惩罚。由于对权力的畏惧,人们开始对法律产生恐惧,法律也开始变得冰冷严肃,但究其本源,司法源自人心,贴近生活,本有温度。

  人民法院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目标,努力自觉用实际行动让民众人心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人民法院以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等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回应民生诉求给我们关怀;将人权保障精神切实落实处,使被告人在接受教育和感化的鼓励重燃生活的斗志给我们温暖;用关爱、帮扶失足少年,让折翼的天使不再迷离方向给我们鼓舞;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给我们力量。

  司法的温度更是人民法院知错改错的自觉。在以往的冤假错案赔偿中,人民法院的道歉往往只是口头形式,只谈赔偿,毫无歉意,让人感叹“司法的冰凉”,而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为邱超等人恢复名誉的举动却出人意料地温暖了人民群众的心。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从公开、公平和公正到司法尊重每一位个体人权观念的提升,昭示了司法的温度是司法升华的最好诠释。人民法院在实践“司法公正”的工作主题中,多一份司法为民的人文情怀,多一份司法公开的坦诚,多一份司法公正的自觉,司法的温度更加温暖着民众人心。
来源:衡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