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着近视眼镜,不多的话语,谦和中透着憨厚,笑容中流露机智,平凡得象夜幕中的一颗星星,普通得象大海里的一束浪花,但他用坚守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愈久弥香。
他就是衡阳县法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范明,自1995年在衡阳县法院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基层法庭、交通合议庭、执行局、办公室工作过,期间还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到偏僻乡村扎扎实实蹲过三年点。他不论在哪个岗位,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为法院立言作文、谏言献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二十多年如一日,亲自撰写各类报告、信息、宣传、调研等材料2000余篇,管理的办公室(研究室)工作连续10年在全市法院办和县党政办系统保持先进。他本人多次被上级评为文秘工作先进个人、调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反腐倡廉教育先进个人、全市十佳政法新闻通讯员,被国家法官学院评为优秀学员,多篇论文在国省市政法和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获奖。其中《如何应对影响基层法院司法效果因素》一文还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一等奖论文。
坚守选择从不言悔
在二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范明有过两次重要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舒适选择艰辛,很庆幸,范明从未感到后悔。
第一次:在办案子和写材料间他的选择出人意料
2001年,有着七年审判工作经历、已成长为业务庭中坚力量的范明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当时,由于院里人员异动,材料工作出现“空档”,办公室急缺一名材料专干。院党组也征求了一些干警的意见,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工作不能停摆啊……”院党组无奈,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他主动请缨,自愿干起了最不显山露水、最耗精神、最没油水的“爬格子”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本以为只是临时救急,没想到竟从此与材料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起草、撰写的材料先后被《人民法院报》、《湖南日报》、《衡阳日报》等新闻媒体及高、中院、省市政法委等机关内刊采用达1500余篇,已连续15年起草衡阳县法院在人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好评如潮,出色完成了材料工作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学习上瘾的他在繁重工作之余还自加压力,埋头苦学,用两个月时间攻克了司法考试这座大山,以402分通过了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成为法律行家。
第二次:在写材料和管财务间他的选择令人钦佩
2010年,衡阳县法院精简院办公室职能,新成立了行装科,将原由办公室负责的财务、车辆、采购、接待等事宜分给行装科管理。当时很多同志都想挤进行装科,院党组也征求了时任办公室主任范明的意见,一些同志以为范明这次会与写材料这一苦差事拜拜了。但是他却说了这样的话:“我写材料9年了,其他同志没有我熟悉,材料工作还需要我,我也放不下材料工作……”寥寥数语,简单而质朴,却让人心生敬佩。如果说最初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那么这第二次选择无疑体现了范明对办公室和文字材料工作的深沉之爱。他有时候也自嘲,“人都想往高处走、往好处靠,但无奈自己偏内向、不喜欢交际,就适合干写材料这种既苦又没油水的差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当然只是玩笑话,以能力强、吃得苦、霸得蛮出名的范明怎么会胜任不了原本就由他一并管理的行装职位呢?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内心的坚持:选择了材料,就选择了清苦,一经选择就要无怨无悔,甚至甘之如饴。
坚守为民从不懈怠
2015年4月之前,范明作为院党组成员,正在分(协)管办公室、研究室和刑事审判工作。当时院里又要调整领导班子分工,在管理刑事审判和立案信访工作之间,领导试探性地征求他意见时,范明毅然选择了后者,甘愿去分管最“麻烦”的窗口单位。在范明看来,立案登记制实施在即,他有信心去迎接这一司改挑战,而且立案信访窗口直接面对群众,更接地气,对于追求务实为民的他比较适合。
“今后立案决不允许当事人点名要求某法官办理或者法官点名要求办理某案,案子轮到谁就由谁承办……” 这是范明分管立案信访工作后到立案庭说的第一句话。在他的积极倡议和推动下,院里出台了相关规定,有效杜绝了“点菜式”立案这一腐败之源。在工作中,范明发现,虽然立案登记制实行了,但是不少到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由于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和对相关司法程序不太了解,导致"诉讼难",甚至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为解决这一难题,更好地方便群众诉讼,范明提请院党组启动了诉讼服务工作,并在立案大厅增设了一名导诉员,专门提供诉讼知识服务,方便群众诉讼。范明还要求立案庭从相关法律规定中挑选、整理了有关条款,印制了《诉讼收费办法》、《证据常识》、《法律期限须知》、《回避制度》、《诉讼风险提示书》等诉讼告知文书,公开让群众查阅,只要阅读后就会对司法程序、法律法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要求导诉员为当事人提供热情、耐心的解答,直至让当事人明白为止。从此之后,当事人再也不会因为法律知识的欠缺而难于诉讼了,广大人民群众纷纷点赞,立案服务的满意度持续保持为百分之百,而投诉率为零,效果良好。
有一天,范明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个特殊的信访人。他姓伍,一位老实本分的农民,也是衡阳县法院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申请执行人。这是一个苦命的人,因为邻居新房封顶,他的老婆孩子前去喝喜酒,由于新房突然倒塌,他的老婆孩子不幸遇难,法院判决后,因为他不懂法,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已经超过了法定期间。按照原来的法律规定,逾期申请法院不能立案,他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走投无路之下他只得到处上访。在同小伍的接触中,范明了解到他家境贫寒,迫切需要这笔执行款,一心为民的范明动了恻隐之心。当时适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实施之前,于是范明多方了解立法精神,认真学习新民诉法解释,想方设法为伍某提供帮助。终于,执着的范明找到了救济的法律依据,依法要求立案庭为小伍立案,并联系精干法官迅速开展执行工作。三天后,执行员在长沙查找到被执行人,通过法律攻心,被执行人最终兑付了全部赔偿款。事后,小伍每每回想起范明春风化雨般的无私鼓励和帮助,总是难忍感激,热泪盈眶。
坚守付出从不动摇
说范明是个工作狂真的一点也不为过。上班无论多早,他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的;下班不论多迟,他办公室的灯依然明亮,他的生活曲线就是从办公室到家。尽管他熬红了眼圈,熬坏了身体,一天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只要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他就开心,真要是哪天没有工作一身轻时,反而觉得不自在,而这些事情往往不为外人所知。对此,他淡然处之,说只要工作有成效,不在乎别人不知道。
他这种近乎玩命的工作方式,家人有时也不能完全接受。他孩子出生时,他正在准备全市法院民商事调解经验交流会的材料和会议筹备,妻子看他在医院里坐立不安的样子,知道他放心不下手中的工作,就委屈地说:“你人在这里,心却在办公室,你去上班算了。”那一刻,范明眼圈一热,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觉得心里非常愧疚,此时离开太不近人情了,但任务必须完成。于是他跑到办公室里,十万火急地把会议准备工作安排好,然后把材料和稿纸拿到了医院,趁妻子和女儿熟睡后开始撰写,终于赶在第二天上班前如期把文稿递交到领导手里。
作为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他有一定的权力,但他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有一个约法三章: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不该报的账一分不报,不该用的物一次不用。为此,亲戚说他无能,朋友笑他发傻,妻子说他不要家,和他相处的人都问图个啥?但他心里始终认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己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干好工作。
坚守孝道从不间断
工作狂也有柔情。尤其是在父亲过世以后,范明更加珍惜亲人、重视亲情。“父亲生前有一个愿望,自驾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家里的那辆越野车就是父亲为了带全家一起出游而购买的,可是车买好了,人却不在了……”说到这里,范明的声音有了哽咽,似是想起了往事,陷入了回忆。所以,每年范明都会抽出一段时间陪家人自驾游,既是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对长期专注工作而很少陪在家人身边的小小弥补。
每天清晨、傍晚,在县城的大路上总会看到有个中年男人搀着一个老太太在慢慢地散步,风雨无阻,不论春夏秋冬。老太太脸上时不时露出笑容,像是中年男人说了什么,也或者什么都没说,仅仅是陪伴,老人便已心满意足。一高一矮的身影渐行渐远,淡出了视线,却温暖了心灵。那两个人就是范明和他的母亲。季节的变换增添了人生的沧桑,时间的流逝改变了人的心态,而不变的是范明守护母亲的孝心和决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荣誉和光环面前,他没有固步自封,没有骄傲忘形,而是觉得脚下的路更宽了,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了。日出日落,书写着他的青春岁月,而一切仍在继续,一切正如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