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全程体验了北京三中院和河南登封市 “智慧法院”的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电视观众,在家近距离体验高效、便捷、阳光的司法服务成为现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期待更加智慧化的生活方式。十多年前,打官司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巨大工程。对很多人来说,官司怎么打、材料怎么写等疑问让人跑断腿、磨破嘴、耗尽心思。如今,随着全国法院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法院的建设让轻装上阵打官司的梦想照进现实。
建设公正高效的法院是司法进步的必然选择,公开是倒逼公正、破解司法公信力不高难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司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随时记录、全程留痕、动态跟踪、开放透明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实行对司法行为及时、全程、全方位的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尽管法律规定法院执法办案要依法公开,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司法公开的范围仅限于法庭旁听,公开的受众范围极其狭窄,司法公开处于理想化状态。目前,全国大多数法院都建立了审判执行系统,案件从立案到结案每个环节都在网上展示,司法公开机制不断完善。法院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微信等信息渠道的建立完善,让社会群众能够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不仅仅提升了审判质效,更是不断优化社会效果。
智慧法院的建设为法官的审判工作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现有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1月份,全国3520个法院、9277个派出法庭和海事法庭的法院专网全连通,这意味着全国法院的30多万干警,可以在一张网上办公、办案、交流和学习。
智慧法院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方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突出重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成果,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还需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网上办公、网上办案、信息化与审判业务的融合,进一步解放了审判人员的双手,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慧法院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许日益增强,因此,智慧法院的建设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探索更加集约化、持续化的信息载体,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为社会公众、诉讼当事人、法律工作者等多元主体提供更加透明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