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闭幕的全国人大会上。周首席庄严的向全社会宣布全国法院大力推进执行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进展。且看最高法院公布的答卷,2017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614.9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31.6%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
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完善执行权运行及内外部监督机制。首先向法院自身不规范执行“开刀”,全面清理积案,摸清案件底数,建立全国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办案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全程监控,有效解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贯彻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制定财产保全等司法解释,解决乱执行、超标的查封等问题,在执行环节有效保护产权。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推动形成执行难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破解长期存在的“查人找物”难题。与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10多个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存款、房屋、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执行法官足不出户即可依法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和相关信息,实现了执行模式的根本变革。大力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各级法院累计网拍43万余次,成交额2700多亿元,成交率达到90.1%,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1亿元,既提高了财产变现率,又遏制了拍卖中的腐败。推进“信用中国”建设,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会同国家发改委等40多个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在招标投标、融资信贷、市场准入、高消费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实行信用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89万例,限制628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229万人次乘坐高铁。依法惩治拒不执行裁判行为,司法拘留1.6万人,追究刑事责任2167人,让司法裁判真正成为惩治失信的利剑。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全国法院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理应为最高法院点赞。一直以来执行难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难题,但是我们要看到执行难并不是法院一家的事,实际上是全社会问题困扰了法院的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民法院敢于向自己开刀,首先从自身入手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顽疾。全国法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解决了大部分案件的执行问题。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执行难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不能要求法院去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法律只能是适度的介入社会生活,要法院解决社会诚信问题不现实。只有社会各界一起行动起来,执行难才能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