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凤,1980年9月出生,2000年1月参加工作,2013年自衡阳监狱招录到南岳区法院工作,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先后在南岳法院刑事庭、行政庭及民事庭多个岗位工作,现担任民一审判团队负责人。
她审结的案子服判息诉率达92.2%,调撤率达72.2%,上诉案件无一发回重审和改判,2020年的结案率为100%。
这些简单的绩效数据背后,却有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
不遵医嘱的女法官
“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如若病情进一步恶化,随时会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这是医院的病危告知书。
2020年12月6日,她因下腹剧痛入院,被诊断为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她住进了医院。
而在此之前,她已经带病加班了两周。
好在一切顺利,术后的郭玉风终于转危为安。
对一般人而言,医生的嘱咐会谨记在心,不能、也不敢违背。但病床上的她心里想的还是手里未结的案子,她不顾医生的劝阻,坚持把办公室搬到了病床上。
做手术麻药还没消退,她就急忙给书记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度,又托同事送来了电脑,一边输液、一边在病床上撰写法律文书。
医生多次劝她静养,手术还未拆线的她,却坚持要出院,医生奈何不得,只得嘱咐她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争取早日康复。
而在她的心里,想的是早日回到审判一线,让当事人早日从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让单位的司法绩效不因自己的住院而受到影响。
匠心独具的法律人
法官办案,既要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又要做到让当事人服判息诉,达到法律、社会、政治三个效果相统一,不是简单的一判了之。这就需要法官不但要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更要有法律人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匠心”。
因好事者戏谑谭某孩子随母亲姓有辱祖宗,谭某便一纸诉状坚决要和妻子胡某离婚。其实夫妻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矛盾,只是丈夫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而已。
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这个家庭也就散了。郭玉凤专程来到原、被告家了解情况,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这个家庭。
她几次找到原、被告双方,从孩子成长到父母情感、从家庭经营到社会责任,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夫妻重归于好,破镜重圆,感激不尽。
民事审判家长里短的事情多,但“烫手山芋”的也不少。
一起涉及征地拆迁安置的招商引资合同纠纷案,因被告违约致使项目停滞,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该案案情复杂,标的额大,牵涉的利益主体众多,历时多年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原告故诉至法院。
收到立案庭送来的厚厚几摞卷宗,书记员有些畏难,但她却主动积极地承办了该案。她对书记员说:“不要怕!就是要多啃‘骨头案’才能有提升。”在梳理案件过程中,她意识到该案如果图省事,怕麻烦,可以一判了之,但这样很可能会激化矛盾,还可能会引发后续结算纠纷,增加双方诉累,不能做到案结事了。
她多次联系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入情入理地分析案件利害得失,不厌其烦地释理讲法,要求各方换位思考,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终于取得了双方当事人的理解与认同,促使该案成功调解。调解后的第二天,当事人就送来了锦旗,称赞她办案严谨细致,调解尽心尽力。
无暇顾家的女主人
春去秋来、常伴左右,这是很多人对家庭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对于一个有繁重工作任务的女法官来说,想要时刻陪伴在家人身边,兼顾工作与家庭两不误,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她与丈夫、孩子长期两地分居,工作和距离上的原因,她不得不缺席很多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场合。小小的手机屏幕成了联结家庭关系的重要平台和纽带,一次次耐心的解释、一句句温暖的关怀、一声声殷切的叮嘱,她经常用歉疚的心情传递着一个妻子和母亲温情,用坚韧的意志诠释一名法官的担当与无奈。家人们也逐渐感受到了她肩上责任的份量,从不理解她到心疼她、支持她、并以她为荣。
今年六、七月间,正是孩子“小升初”复习的关键阶段,她曾许诺孩子自己每个周末一定回家,给孩子辅导功课。但恰好此时遇上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一想到该案众多农民工多次讨酬未果,导致家庭陷入困境,她就感到十分揪心。为此,她只好放弃周末回家计划,一边鼓励孩子自己认真复习迎考,一边连续加班加点阅卷、为快速公正审结该案做准备。
收到判决书的那一天,当事人感激地握着郭玉凤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道谢,脸上凄苦的笑容和真诚致谢的眼神让郭玉凤感觉到自己付出的价值。
休言女子非英物,审判席上书芳华。这就是郭玉凤,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女法官,用初心书写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用责任诠释人民法官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