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三大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三大转变
——访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杨洁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8-26 08:51:30 打印 字号: | |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2018年以来,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近四年来的评价起到了什么作用?优化营商环境还要啃下哪些硬骨头?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杨洁。

立足新阶段:

体系构建形成 作用持续显现

问:当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是否已构建形成?如何看待近四年来的评价实践?

杨洁: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紧扣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的要求,紧扣投资吸引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投资吸引力、体现监管与服务三个维度,包含18个一级指标和87个二级指标,综合反映各地营商环境情况。可以说,立足新阶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已经构建形成。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8个城市参与到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改革实践中,已经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通过近四年来的评价实践,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逐步提高,评价工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持续显现,表现为“三个更加、三个持续提升”。

    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地方部门参与度持续提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形成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汇众智、聚众力的集体智慧结晶。我们组建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团队,了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感受和意见,评估各地营商环境情况。以2020年评价为例,评价团队向企业发放问卷36万余份,电话采访企业1900余家,深度对接企业2000多家;拨打调查核验电话2万余通;暗访政务服务大厅超过320个;通过电话核验、企业调研、大厅暗访、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方式,深入听取和了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感受和意见。

    改革举措更加精准,办事创业便利度持续提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从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双视角,综合反映各地营商环境建设成效,随着评价的持续开展,各地区的营商环境普遍优化。与此同时,各项指标的便利度明显提升,形成了一批中国特色的改革举措,表现为“三个转变”。

 

一是从单点突破向全面提升转变。部分标杆城市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经复制推广成为全国普遍做法。最典型的是获得电力指标,2018年,继北京、深圳、广州推出小微企业低压客户接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后,2019年国家明确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推行“三零”服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出台配套措施落实政策要求。评价显示,2020年全国70个城市实现低压用电“两个环节”,77个城市实现了低压用电的“零成本”。

 

二是从探索创新向建章立制转变。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在法治框架内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创性、差异化具体措施,以规章制度形式固化下来。比如,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围绕压缩施工图审查时限,向全国推广数字化联合审图的经验做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推行多图联审,上海、广东、江苏苏州等地出台了施工图联合审查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实现了依法依规办理。与2019年相比,2020年参评城市的平均办理环节减少了2个,办理时间减少了3个工作日,平均成本降低了7个百分点。

 

三是从线下受理向全程网办转变。各地普遍建立了网上政务模式,推进信息汇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重塑,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高度实现“全程办”,“最多跑一次”逐步向“一次都不跑”迭代升级,“互联网+营商环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思考认识更加深刻,全国范围营商便利度持续提升。4年来,“改革法治化、工作协同化、治理数字化、干部专业化”的特征愈发明显。不少地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已经从1.0版上升到4.0版。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基础、不同部门法相关规定为补充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完善,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展望新时代:

聚焦市场关切 突出四大重点

 

问:今年如何更好发挥评价的引领和督促作用,以更好营商环境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杨洁: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对标先进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以更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将持续加力,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提高办事便利度;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实,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深化信息共享,不断推动治理数字化;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政策透明度。

 

聚焦推进政务服务供给精细化,推进办理信息公开透明、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窗口服务提质增效。全面梳理全链条的办事环节、时间、流程、成本等信息,强化办事指南全要素归集整理,整合形成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同一信息在各政务平台同源发布,推广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电子认证等。提升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推动“综合受理窗口”改革,加强窗口人员业务培训。

 

聚焦完善配套制度、强化监督执行,及时查漏补缺、健全机制、跟踪督办。梳理排查政策“空白点”“盲区”,结合地方实际,精准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并重点抓好落实。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进程。定期开展“回头看”,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就集中反映的问题抓好督促整改。

 

聚焦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实现数据互联、监管协同、技术赋能。加快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与共享利用,增强部门之间、政企之间、数据平台之间的协同联动、信息共享。用好全国一体化“互联网+监管”平台体系,推动重点监管领域数据汇集、各类监管信息归集共享,提高监管的靶向性和有效性。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全程可办。

 

聚焦惠企政策宣传好、新旧政策衔接好,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政策出台前论证评估、新闻舆论引导。灵活利用“两微一端”等数字化媒介,提升政策可及性。尽可能为市场主体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保障新旧政策顺畅有序衔接。鼓励媒体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将一如既往积极配合、支持和服务各地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城市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鼓励各地方比学赶超、良性竞争,推动全国范围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改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刘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