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民法院应如何回应科技之变,答好解纷之问,办好为民实事?最高人民法院以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在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及其成果运用中交出了司法为民的亮眼答卷。
以信息化提档诉讼服务。立案难问题曾长期困扰人民群众,自立案登记制改革实行以来,有案不立、有案难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让人民群众享受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成为人民法院面临的现实考验。人民法院顺应时代发展,坚持高站位部署谋划、高标准定位布局、高质量供给保障,将一站式建设从1.0迭代升级为2.0、2.0+,全面建成“诉讼服务大厅、在线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审判”“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多元可选的优质法治产品,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司法需求。
以信息化赋能为民解忧。就法院而言,为民解忧就是要依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但现实问题是人民法院普遍面临案多人少矛盾,加之司法实践中保全、鉴定、送达等审判辅助事务程序多、周期长等原因,诉讼周期普遍较长,这与当事人期盼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心理预期存在矛盾,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人民法院坚持人民至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加快推进审判辅助事务在线化集约化,想方设法为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19—2021)》显示,全国法院78%的保全案件实现网上办理,在线委托鉴定率达到71%,72%的民事、行政案件通过送达平台送达,邮政集约“绿色送达”新模式基本实现全国主要城市邮寄送达服务“次日达”,打通了诉讼程序堵点,让处于不确定状态中的利益确定下来,让遭到破坏的秩序得到恢复,让公平正义尽快实现。
以信息化增效司法公信。司法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群众对司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影响着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司法公信不是来自于生搬硬套的法律适用,不是来自于一锤定音的裁判权威,而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拥护。公开是提高司法公信的重要方式。人民法院主动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深化一站式建设,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一站式建设中的深度应用,深化司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全流程网上办事工程,让立案、调解、开庭、送达等诉讼环节全流程公开、全方位受监督,以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智慧诉讼服务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不忘为民初心、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一站式建设是民心工程,体现着民生诉求,影响着民生福祉。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期待人民法院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科技、以更加自觉主动的作为改革创新,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又好又快的司法产品,不断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