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入户,静谧的小庭院散发着乡村的宁静与安详……在风景如画的湖南省衡南县三塘镇,衡南县人民法院三塘人民法庭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守护着这份和谐。
近年来,三塘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五联共建”多元解纷运行机制。该机制以建设“无讼乡村”为目标,形成以当地党委政府为核心,三塘法庭为支撑,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共同发挥作用,通过纠纷联调、诉调联动等方式打造的多元解纷格局,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代表联处”释放多元调解效能
4月14日,在周超代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全国人大代表周超正在调解一起涉婚约财产纠纷案件。该案当事人王某和周某此前是恋爱关系,周某第一次到王某家见对方父母收到了18888.8元的“见面礼”。两人分手后对是否返还“见面礼”产生争议,王某为此诉至三塘法庭。
收到诉讼材料后,三塘法庭立即启动“纠纷联调+代表联处”解纷机制,通过线上调解平台将该案派至镇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评判分析后认为,该案适宜分流至周超代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周超及其调解团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沟通能力强的特点,用时两天便成功化解纠纷并督促当事人当场履行到位。
据了解,三塘法庭在谭子山镇莲塘村定点成立了“特邀代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通过聘请5名人大代表为法庭特邀调解员,以“代表+”调处室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探索推进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模式,在承担案件调解、信访化解、见证执行等工作的同时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
“社会联治”织密法治服务网格
“我的招牌怎么妨碍你了?我在自己的地盘挂一个招牌也不行?!”日前,华某与胡某因邻里纠纷吵得不可开交,双方态度都比较强硬,经多年沟通无果,矛盾日益尖锐。
为更好化解邻里纠纷,三塘法庭邀请“同心共治”调解室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纠纷的诉前调解。通过多次实地走访、现场调查、多轮调解,最终引导双方达成和解,华某自愿拆除超市招牌,多年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据悉,三塘法庭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围绕乡村乡情社会的纠纷特点,创建“同心共治”调解室,吸纳了8名社区主任、村干部作为法庭特邀调解员。他们利用自身优势,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及时、便捷的调解服务。
“纠纷联调”打造家事解纷体系
2021年,三塘法庭挂牌成立了湖南省首批少年法庭,延伸审判职能,打造“童心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与衡南县妇联联动协作,成立“童心圆”家庭教育指导站、“童心驿站”心理疏导室,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及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心理测评、访谈、评估、辅导等各项专业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家和姐姐”调解中心家事调解员的作用,助推家事纠纷的诉前调解、家庭矛盾的柔性化解。
“法官姐姐,请帮帮我们!马上就要开学了,我和弟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我们现在要起诉爸爸妈妈……”2023年8月,焦急的两姐弟辗转来到三塘法庭,向法官寻求帮助。
据了解,希希(化名)、望望(化名)的父母协议离婚时约定,希希与望望均由父亲钟某抚养并承担抚养费。随后,两姐弟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然而,爷爷于2022年过世后,希希、望望的生活捉襟见肘,面临辍学困境。面对远走他乡的母亲、不负责任的父亲,两个孩子无奈向法庭求助。
法官简单了解案情后,联合“家和姐姐”调解中心指派的家事调解员、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及当地村干部、妇联工作人员共同前往钟某家中走访。通过家事调解员循序渐进地劝说,钟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在开学前将两姐弟的学费凑齐。同时,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对希希、望望进行心理疏导,缓和亲子关系。三塘法庭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学校沟通,为两姐弟缓、减交部分学费。
“诉调联动”助推解纷“加速度”
“您好,我们刚调解好一个案件,并指导当事人在调解平台进行了推送,请您核实确认!”4月29日,三塘法庭接到了谭子山司法所的电话。
据了解,三塘法庭已多次为谭子山司法所调解的纠纷进行司法确认。纠纷虽已妥善化解,司法所担心当事人反悔,便提前来法庭求一颗“定心丸”。依据三塘法庭与谭子山司法所联合开展的“庭所共建”工作要求,当事人经司法所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法庭依当事人申请,开辟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巩固人民调解成果。
2024年4月,三塘法庭与谭子山司法所共签《庭所共建协议》,进一步深化庭所诉调对接、多元解纷、基层治理和普法宣传等系列工作。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方式,法庭和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
衡南法院院长张远毅表示:“在三塘法庭的努力下,衡南县的乡村治理法治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三塘法庭将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五联共建’多元解纷模式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以实际行动诠释‘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司法力量。”
2024年8月15日《中国审判》第15期报道推介